【开篇的话】第二波蚕种茁壮生长孕育吐丝的时节,宣传部采编小分队走进了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蚕业研究所蚕桑基地。这里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蚕业研究机构,保存有全世界最多的蚕、桑种质资源,其国家桑树种质资源圃(镇江)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圃,“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江苏)”是我国首次确定的2个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之一。本期《江科大的故事》推出“丝路蚕语”系列报道,让我们一起近距离感受江科大“蚕桑”办学特色。
蚕桑,作为丝绸文化的构成主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一根莹亮的蚕丝、一匹柔美的丝绸,沿着丝绸之路被传送到遥远的西方,让世界知晓古老而神秘的中国。
千载光阴流转,蚕桑文化绵延至今,中国的蚕茧、蚕丝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十三五”脱贫攻坚时期,蚕业成为全国四成以上贫困县选择的特色产业,如今蚕桑业承接“乡村振兴”的历史重任,继续发挥优势产业的作用。一片嫩绿的桑叶、一粒饱满的蚕茧,被农民视为发家致富的“法宝”。
“家蚕育种的主要目的就是培育优质高产品种,让蚕健康好养,吐出优质蚕丝。”正在蚕桑基地进行眠性调查的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钱荷英老师通俗简洁地介绍自己的工作。
钱荷英和同事们尽可能多地保存蚕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挖掘优良基因,培育出优良家蚕品种,推广到更多的蚕区,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种源的力量,发挥蚕桑业在国民经济的经济作用。
近年来,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蚕研所基于蚕遗传资源培育的“华康”系列抗BmNPV特殊蚕品种、“丝雨”系列、“野三元”系列等家蚕实用新品种推广到全国20多个省的蚕桑主产区,累计示范推广一代杂交种1100余万张。
“别看身体小,浑身都是宝。”钱荷英介绍道,蚕丝不仅能应用于服装、美容领域,还可以在医疗、保健等许多方面“大展身手”。以绢丝为原料的丝素膜,可制成治疗烧伤的创面保护膜;加工成微粒的丝粉,可制成具有抗菌性的生物材料。蚕的排泄物蚕沙,可祛风除湿、活血镇痛,是常用中药材,民间流行将蚕沙放入枕中,用以清热解毒、改善睡眠。
2020年,蚕业研究所徐安英研究员团队选育的抗血液型脓病家蚕新品种“华康2号”及 “华康3号”通过国家畜禽遗传委员会审定,取得了国家级品种审定证书。其中“华康2号”以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北广大蚕区使用量最大的夏秋用品种,也是跟随“神舟十一号”飞向天空的“秋丰×白玉”为亲本,将抗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高效导入目标品种,育成对血液型脓病具有高度抵抗且抗性稳定遗传的实用品种。“华康”品种强健、好养,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具有高度抵抗性,目前已在全国20余省的主蚕区推广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保种育种的基础上,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蚕桑科技支农实践团足迹遍布江苏苏北蚕区、广西平果和德保蚕区,向当地蚕农介绍规范的饲养和消毒方法,并赠送研究所培育的针对广西高温多湿气候环境的优质蚕种和蚕药。
蚕农在支农实践团的指导下,改进养殖技术和消毒防病措施,试养了“华康2号”新品种家蚕,多数农户收入从4000元/亩提高到近8000元/亩,收入实现翻番。不仅在国内蚕区推广应用良好,“华康”品种还出口至十几个国家,广受乌兹别克斯坦及阿塞拜疆等中、西亚国家蚕种场、蚕农及茧丝绸企业的欢迎,东南亚一些国家用的抗血液型脓病家蚕品种几乎都来自江科大蚕业研究所。